
近年来,中方县以争创全国村级议事协商试点单位为契机,创新探索“党建+议事协商”实践路径,依托乡间乡邻“小屋场”,汇聚民心民智“大能量”。村民议事积极性持续提高,民情风貌得到极大改善,基层治理效率明显提升,逐渐形成了“民事民议、民事民办、民事民管”的“中方经验”,其中龙井村成功入选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单位。
协商主体多元化,提升学思践悟“含新量”
党建做得好,可以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,有助于基层治理提质增效。随着“鹤中一体化”战略不断深化,县城规划区建设借势加速,大部分村民实现了从“农民”向“市民”的巨大转型,村民利益诉求日益多元化,给村级治理带来了巨大考验。通过坚持以基层党建为统领,探索“党建+乡村治理”有效途径,试行“五味议事”工作法,以党建先锋引领作用赋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工作,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、组织优势、联系群众优势等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,开创“协商有序、治理有效、稳中有进”的基层治理新局面。
协商方式多样化,提升惠民服务“含钙量”
“事不说不清,理不辩不明”或者是“公说公有理,婆说婆有理”,这些都是村里常有的事。针对此类现象,通过采取固定议事和灵活议事相结合的议事协商方式,秉承“有事齐商量、凡事好商量、难事多商量”的原则,以红旗议事厅为召集场所,结合村民议事会、村民理事会、主题党日、四议两公开等多种形式,党总支每季度召集议事协商会成员集中议,村级拿出医保收缴、人居环境等公共事项集中研讨,村民代表提出群众事项集中协商,通过村事民事共议、难点堵点共商,为科学决策助力增效。同时,以村民小组和自然院落为自治载体,采取“党员上门、公示上栏、信息上网”等形式,常态化开展征集民意、矛盾排查等灵活多样的日常议事。通过“户征集、组收集、村召集”,推动议事协商事项清单化、项目化运作,让共治共议融入为民服务的全过程各环节。自试点创建以来,先后组织召开村级议事协商12次,累计化解村民矛盾100多件,引导法律途径解决15件,民事纠纷调解数量和质量稳中向好,加速了“信法”不“信访”,“议事”不“闹事”的风气转化。
协商增效多维化,提升党风政风“含氧量”
监督一放松,效果一场空。为确保协商成果有效转化,聚焦议事主旨,坚持问题导向,建立重大议事协商事项成果向乡镇党委报告机制,由联村领导直接指导村务监督委员会完善工作职能,提高监督能力,帮助监委会当好群众“代言人”、政策“宣讲人”、纪律“守门人”。对收集的意见诉求用好政策“标尺”,一把尺子量到底,将合情合理的提请村级议事协商会议讨论,不合情理的做好解释工作;对于牵涉面宽、议而不决的记录备案、反复协商、动态沟通,并报送镇级争取关注支持。通过村务公开、村民代表会议、村民小组会议、村级便民微信群等渠道,将“充分协商”的理念贯穿于议题设置、协商发起、对话展开、形成决议的全周期,有效确保群众知情权、参与权、表达权、监督权,确保了村级小微权力健康运转。
协商成果多转化,提升增收致富“含金量”
自创建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单位以来,龙井村组织实施村级项目8 个,新建道路1300米,解决急难愁盼问题120多个,实现了自来水入户全覆盖、组级路灯全覆盖、民事代办全覆盖,一揽子看得见、摸得着的民生实事接连落地,牵引着村民钱包越来越鼓,生活环境越来越好,三五成群讨论家长里短、打牌赌博等情况越来越少,乡村振兴活力越来越高。人均收入由1.2万元增长至1.5万元,2022年度集体经济总收入37.22万元,常年稳居“第一方阵”,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不断增强。
责编:袁敏
来源:红星网
中央城市工作会议,部署七方面重点任务!
时政微周刊丨总书记的一周(7月7日—7月13日)
时政微观察丨总书记深情寄望电影工作者
坚守艺术理想 不负时代使命
重温总书记重要论述 共建美好地球家园
学而时习之|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
习近平会见新加坡总理黄循财
看图学习丨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 总书记寄语新时代青年